当前位置 :首页>政务公开>集安要闻
集安:守护高句丽文化遗产 传承千年历史文脉
  • 日期:2025-09-25 09:11
  • 来源:集安市融媒体中心
  •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  集安,这座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边陲小城,作为古代高句丽政权长达四百余年的都城,承载着厚重而璀璨的历史记忆。如今,这里星罗棋布的古遗址、古墓葬,不仅是研究高句丽文明不可或缺的实物宝库,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。近年来,我市秉持“保护第一、加强管理、挖掘价值、有效利用、让文物活起来”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,多措并举,全面夯实文物保护根基。

  高句丽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,其705年的历史中,有425年以集安为都,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。目前全市境内共发现古遗址、古墓葬1万余处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、市(县)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。2004年7月,包括国内城、丸都山城、长寿王陵、好太王碑等在内的42处高句丽遗迹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成为人类共同守护的文化瑰宝。此后,高句丽遗址公园入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高句丽王城、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荣获中国“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,一系列“国字号”荣誉凸显了集安文物资源的极高历史价值与国际影响力。

  法治是文物安全的根本保障,在文物本体保护方面,我市不断完善管护机制,依法履行保护职责。市政府专门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,高位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工作。陆续出台《集安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》《高句丽王城、王陵及贵族墓葬保护管理条例》等法规制度,建立健全市、乡、村三级文保网络,实现保护全覆盖、责任全落实。同时,科学编制保护总体规划,合理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,确保文物保护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

 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,离不开常态化的督导与协作。我市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,成立由检察院、文物局、公安局、文旅局、住建局、各乡镇(街道)及集旅集团组成的文物保护协作领导小组,形成多方联动、各负其责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今年以来,市、乡、村三级累计开展日常巡查3500余次,专项监督检查13次,安全生产检查4次,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隐患,从源头上防范了建设性破坏。

 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,我市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,持续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、吉林大学、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顶尖机构合作,共同推出《集安高句丽王陵》《国内城》《丸都山城》等十余部学术专著及60余篇高质量论文,极大推动了高句丽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。系列考古工作进一步明确了高句丽时期城址分布与墓葬特征,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,实证了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的密切交流。

  当前,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,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推进文物保护工作,将高句丽文化保护传承深度融入全市文化发展战略大局,全力推进《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》编制,加大专业人才引进,不断挖掘高句丽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,以扎实行动擦亮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“金字招牌”,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。

主办:集安市人民政府

承办:集安市电子政务中心

联系电话:0435-6228166 网站标识码:2205820009 吉公网安备 22058202000001号 吉ICP备1003021号